会员部

您当前的位置: 会员部 > 会员动态 > 详情

倾心6年打造品牌 ——积微物联“达海”智慧产业园综合体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0日17:03 会员部

曾经这里是一块闲置的荒地,如今这里车来车往,厂房林立,龙门吊来回运转,各类钢材、木材、建材等通过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热闹非凡……这里是积微物联旗下成都达海产业园(简称“成都达海”)。6月6日,达海正式成立6周年。六载耕耘,凭借努力,达海从规划建设到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专业的智慧综合产业园,并频频获奖——2015年度先进企业项目投资建设十佳奖、2016-2017年度百家诚信企业奖、2016全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十大创新园区、2016全国交通运输先进物流企业、成都服务业100强、2018年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2019年云南省物流业首批守信企业……

  

达海品牌

打造千万吨级的综合性产业园

  6月2日,成都达海园区内,以业务中心门前玫瑰园为起点,径直走到路的尽头,达海汽修厂在冲向天空的大片礼花中盛大开业。在一块空地之上,仅凭60多天的时间便拔地而起的汽修厂,是成都达海园区布局的又一次充实,也是历经六年发展的成都达海不断进行功能扩张的一个事件点。

image001

成都达海产业园

在近半年内,和成立汽修厂相同的目标,达海产业园尝试通过聚集资源开拓的新业务不断崭露头角——首次推出“代运营模式仓库”,作为达海自营仓储的有力补充,以最少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合作双方创造价值,为积微物联“达海”品牌立足西南、布局全国奠定基础;开通“集装箱铁路运输业务”,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积微驿站”开业,为用户提供信息、油料、维修、备件、油脂、保险等“一条龙”后端服务。新业务将推动“达海”功能的多元化,进一步扩宽达海品牌。

2013年,成都达海正式破土动工。这一年被达海人称为“达海元年”。六年来,达海一直走在构建品牌的路上——从一块闲置土地开始,修建物流园,到发展成为西南最大仓储加工物流基地;在发展钢铁的基础上,成功跨界至木材、建材、钒钛、汽车、有色、化工等多个领域;钢铁加工线从7条扩大到50条;从最初位于成都青白江区唯一的成都达海,进一步拓展版图,开拓了包含云南达海、南充达海南鑫、达海通宇库、攀枝花齐运库、云南能投库、贵州沙陀货场库等在内的60余个“达海库房”……如今,达海产业园不仅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货物吞吐量达千万吨、拥有行业领先的数码仓系统的智慧综合性产业园,更是积微物联打造产业生态圈坚实的线下支撑。

数据最能体现企业发展速度,据成都达海总经理胡伟介绍,2014年投产之初,成都达海货物年吞吐量只有130万吨, 2018年达到1000万吨,2019年达到1290万吨, 2020年前4个月,成都达海的货物吞吐量已经完成了454万吨。

 

建设园区

拉开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大幕

2014年6月6日,“达海”品牌正式建立。当时,传统行业面临挑战,旧有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趋势。其中,钢铁行业因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持续低迷,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彼时彼景,要做什么?怎么做?试图从不确定中探寻可能性,开启探索的步伐——积微物联火速成立7人筹备组,敲定在攀成钢厂区的一块闲置土地上修建物流园。在当时看来,这个属于攀钢首个非钢项目的物流园并不能与“电商”新趋势拉上关系,没有人确定它的“未来”。但7人组却对攀钢集团提出“确保整体设计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领智慧制造、物联网概念贯穿始终,未来20年不落后”的部署安排充满信心。

7人组很快拉开建设大幕。在一间借来工作室的大门上,贴上“物流园项目筹备组”几个大字便开启了没日没夜的“创业”征程。积微物联总裁谢海作为项目领头人仍清晰记得,为了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他时刻顶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带着队伍冲锋在前——在铁路专用线旁,建站台、安吊车、修道路,再建仓库;在建厂房主体的同时,利用达海二期项目的待建空地做露天库房,开展钢铁物流业务……

成都达海于2013年11月12日开工建设,一期从开工到建成投运仅用了125天,建成钢材加工线7条、铁路专用线450米。投入试运营第3个月,便实现盈利,创下当时青白江区产业化项目推进新速度、同行业的“达海速度”,同时创下攀钢新建项目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神话”。

image003

签署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

厂房建成后,如何邀约合作企业,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头等大事。负责当时营销版块工作,现任成都达海营销中心主任的龚福翱,依旧记得当时面对几家物流公司的竞争威胁,刚刚起步的团队为谈下合作企业,日日奔走在外,勤做市场调研,听取客户需求,提供极致化服务,终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后赢得客户的心——2014年寻得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成都达海杰祥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同时签下合作企业600余家。

 

达海智慧

以新技术手段赋能传统

6月8日,远在深圳的黄远铭拿出手机,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将一批钢材从成都达海发往重庆。“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一笔业务,非常方便,无需达到现场,在任何地方都能轻松办理各项业务,随时查询库存状态、跟踪货物定位……”他相当满意。

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2017年积微物联研发推出积微数码仓系统,全面布局“云仓”“云加工”,达海产业园由此进入“数字化”仓储时代——车主扫码入园,系统追踪业务进度并及时反馈;仓库中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支持远程查看实时情况,或利用VR设备实现“身临其境”;每个大宗商品附有2条编码,通过扫码可以追踪商品所在仓库的位置和其它精准信息;同时,客户可通过平台远程下单,或者现场通过自助服务机,扫描身份证完成提货流程……


image005

园区内提供自助服务机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疫情期间,为了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达海产业园大力推广数码仓系统,让客户实现在线业务办理。该系统支持用户在线查询入、出、存数据,可在线下单,代替传真、QQ、微信等功能。方便快捷,实时跟踪数据,直观的饼状图展示,省去数据分析时间,快速拿到进销存解析数据;面对行业集体性“爆仓”的困境,成都、南充、云南三地达海产业园以强大的业务能力打底,保障了接卸不停,服务不止,获得了业界的“掌声”。

目前,以“达海”和“积微”双平台双品牌为核心,积微物联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大宗商品产业链集成服务生态圈,为用户提供钢铁、钒钛、化工等大宗商品的智能仓储、高端加工、智慧物流、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平台技术输出、市场配套等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自运营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0.9亿元,爆发式增长到2019年的近200亿元,平台年GMV交易额超1000亿元,服务产业链用户超5.5万家。

六年发展,足够成就一个优秀品牌。一路走来,跟随不断迭代升级的蓝图设想,达海产业园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智慧产业园综合体,与“积微”品牌共同构建起积微物联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大宗商品产业链集成服务生态圈,服务产业链客户,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物联理事单位供稿】




责任编辑:会员部